同时,在座参加音乐节的乐界老人们更是纷纷向着李玥投去惊叹的目光,罗澈刚才的那段演奏,他们之中谁也无法轻易的做出评价。
在乐曲中融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无比,最重要的一就是不能变得比融入前更差。
但流传至今的曲目。哪一首不是著名音乐大师的作品?哪里又是他们这些晚辈可以随便改良的,这可以是从专业九级到大师级的最大屏障,一旦改良失败,变成改烂,那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平白惹人嘲笑。
罗澈刚才弹奏的《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和贝多芬的哪个好?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座的众人谁也不敢乱。
不过,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就算称不上是改良版,但也绝对能够持平!让李玥一时之间眼中都是异彩连连,“阿澈这鬼的天赋,简直让我都有嫉妒了……”
年仅十九岁,在对古典乐的理解和感悟却已经踏入了大师级的门槛,看这架势。恐怕用不了几年,国内的古典乐界又得多出一个世界级的钢琴大师了。
听完罗澈的演奏,李玥清楚,自己已经不需要再去嘲讽张琴了,因为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事实已经摆在眼前。
张琴的脸色很苍白,苍白的有些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