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
那时,他们还不叫萧潇妈,也不叫萧潇爸。一个叫萧自然,一个叫李玉铃。
十七岁的李玉铃,同她大姐李玉琴当年一样,不满意包办的婚姻。从四川老家跑出来,投奔大姐。没想到,大姐以生活困难为由,让她回去。李玉铃宁死也不愿意回去,正琢磨跳黄河寻死时,碰上放水浇地的林子妈,把她救下带了回来。
胡家男孩子多,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每月最少也要买百十斤的市高价粮。
然而,热心肠的林子妈,硬是咬紧牙关。用市的高价粮,将瘦的皮包骨头的李玉铃,养活的白白胖胖,有了个人样子之后,介绍她同萧自然成了家。
胡杨的父亲活着时,萧呆子就是胡家的蹭饭客,三天不来两天早早的。跟小胡杨混的铁哥们似的,成了忘年交。把他那一肚子东西,倒给胡杨半肚子。
弄得胡杨也常跟他犯呆,人称他们是大小俩呆子。
胡杨的父亲死后,萧呆子也没跟胡家划清界限。
这回,林子妈又成了他们的月佬,关系就更不一般了。
从这两层关系上说,胡家同萧家,比一般的同事朋友邻居,关系更亲近一些。
因此,小萧潇也就更为随便,不客气。没把自己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