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学习的旗号,要来课堂听他这第一堂课的教学水平。
    只是让柳依云多少有些意外地是,没想到李老、华老这二位真正学究通天,不但是唐安医科大定海神针般人物,在整个华夏国内中医圈子里,也都是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人物,居然也一同出山,来到教室准备听夏凡这样一个年轻后辈小子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
    说心里话,尽管是对夏凡的医术相当之叹服,但医术不凡,却与真正的课堂教学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怎么说呢?
    这就好比是一只大茶壶,一个老师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其茶壶的肚容量多寡,同时也更加取决与其茶壶壶嘴开口大小。
    课堂教学水平高低,衡量点可不是治病救人解决了多么严重的疑难杂症,而是重点在于,这一个老师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能够将肚子里的多少干货给抖落出来。
    这就很考验一个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肚子里干货实际转换成课堂语言的效率问题了!
    但很明显地,夏凡在当老师这方面,完全就是一个新嫩空白,更何况这还是他的第一堂正式在学校教室这样的环境中的教学。
    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而至于说赵自平带着这些教授专家们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