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没有婚书吗?”
“我故意气舅母的。”君姐道。
方老太太眼角抽了抽。
她想到了当时君姐和方大太太的争执,也知道了君姐的意思,只不过这事是拿来赌气的事吗?
这婚书才是这件事的关键,她倒好,扔下婚书不用,就靠胡搅蛮缠,怎么就主次不分恩仇不辨认黑白无视蠢到这种地步?
如果不是她亲自派人从君家接来的,她都要怀疑这孩子是不是领错了。
君家姑爷虽然脑子有轴,但到底是能考中功名的读书人啊,自己的女儿虽然娇弱,也不糊涂啊。
“气她对你有什么好。”她道,忍着脾气,“你怎么不早拿出来。”
“早拿出来,宁家就会同意吗?”君姐道,看着方老太太,“你们会做不同的事吗?”
方老太太眉头一挑。
早拿出来,宁家也不会同意亲事,宁家不同意的是亲事,而不是有没有凭证。
这句话好理解,但下一句就暗藏讥讽了。
你们会做不同的事吗?
没有婚书时宁家不同意婚事,方家便再不上门也不会去强迫质问宁家。
如果有婚书,宁家依旧不同意婚事,那方家难道就会拿着婚书去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