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就在其中一条街道上。
大栓媳妇在前面走的目不斜视,沈云芳则在后面东张西望。
“看,前面就是了。”大栓媳妇给沈云芳指了指,前面就是供销社了。
沈云芳顺着她的手指看去,一排平房,在一堆平房当中算是不错的了。
门口的墙上还写着几个大字,“抓革命,促生产”,很有时代特色啊。
进了供销社的大门,大栓媳妇直接就拽着她往左边走。
“同志,棉花多少钱一斤?”大栓媳妇基本上就目不斜视,直接就把人拉到了卖棉花和布的柜台那。
供销社的柜台里有三个女人正围着一个炉子唠嗑。
听了大栓媳妇的话后,还算好,真站起来一个人走了过来。
也没什么好问的,这里就一种棉花,她也就一斤棉花票,到是布有些挑头。不过这次是为了做棉衣,所以最后两人商量着买了六尺的细棉布,给棉袄做里子用。
接着沈云芳转了一圈,把整个供销社逛了一圈,一个屁大点的地方,十分钟不到就看了一圈。
和集上的东西大同小异,价格也差不多,不过这次沈云芳可是那了酒瓶子的,所以她打了酱油、醋、煤油,买了两斤大粒盐,两盒火柴,看毛巾不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