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了信心。
另一个风光无限的,竟然是孙家。
孙家本是扬州四大家之一,“伍罗关孙,贵满乾坤”是当地的俗谚。早些年,孙家在运河上倒腾丝绸茶叶,与富得淌油的盐商们打交道,虽然族中子弟动辄腰缠万贯,但孙家绝对比不上其他三家的名望。
伍罗关三家,曾出过太师太子太傅国子监祭酒平疆大将军等人杰。直到近几年,罗家人才凋零,族中子弟多荒淫颓废之辈,没有一个成器的,又在晋王谋逆案里坏了事,才渐渐走下坡路。
孙家是走上坡路的那一种。科举里连中了文榜眼武探花的“才子儒士孙炎彬”,就像一道耀眼的彗星划过,让孙家登时抖擞了起来。借着孙炎彬当跳板,孙家的子弟至少有二三十人走上了官途,不过都是区区芝麻小官。
那位文武双全的孙炎彬没有当官,只在东宫做了个小小幕僚,为当年的长孙殿下献计献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真的就遇刺死了,殿下甚怜之。
于是,长孙殿下登基后,大大启用孙家子弟,每个人都量才厚用。一场官制改革下来,工部户部礼部和中书省的紧要职务,几乎全被姓孙的人给占领去了,权力直达天听。
一开始,很多朝臣都是不服的,觉得孙家不过一贩盐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