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兵之前,蒙合大汗特地对远在大理的苏赫传达了一道旨令。
他让苏赫、合合台整肃兵队,各领一支兵马,从大理出发,与他三路进攻、合围,全面逼向南荣。而且,不知是出于和萧乾已经有了“结拜”的意向,为了避免与萧乾所在的汴京属地产生正面冲撞,蒙合从出兵伊始,就选择了西向——苏赫之前已经攻克的陇州和乾州方向,直逼西蜀,以便入川与苏赫、合合台会合,不给南荣半点翻身的余地。
蒙合西进,苏赫南来,北边还有萧乾。
这样的消息对于南荣来说,可谓晴天霹雳。
宋熹得闻这些消息时,正在金州为了和萧乾抢甬道的事件头痛。
大臣们仓皇失措地汇集金州,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他,为国为民忧虑着。
然而,南荣不比北勐,文官比武官对朝政和军政的掣肘更多。即便宋熹身为皇帝,也有很多事情,并己想为就可为的。文官执政,文人思想,很容易出一些沽名钓誉之徒,所以在内政的博弈上,其实比武将当政更为复杂。
对于汉水甬道的争夺,之前南荣的官吏们一直颇有微词。
在他们看来,有萧乾在汴京坐镇,可以挡住北勐进攻的步伐,对南荣来讲是好事一桩,这个威胁远不出蒙合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