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那高竹瘦叶撑满了整幅画面,其以淡墨黄体瘦笔来处理;画面最重处的肥叶选择以浓墨苏体肥锋描绘,不但与高竹和岩石区别了开来,又加重了画面感,可谓是“真气真趣真意”。
看完了竹,再来看石,郑板桥画石主要自倪瓒画法而来,以简劲线条勾轮廓而不加渲染;又用斧劈皴简单皴擦,且“石不点苔”,与兰竹相得益彰,凭添雅气。
画中岩石虽以简单的几笔皴擦出来,却给人一种坚挺的感觉,这里可以用他的一首诗来概括,“只有青山是我家,峰根岩缝并秋砂。因兹秉得坚刚xìng,历尽东风瘦不斜”。
岩石的意境,完全体现出了画家本人的铮铮铁骨,生平他即使遇到了再大的困难,这种风骨,他都未有丝毫的改变。
整幅作品的意境,正是画家本人jīng神之写照,是可谓: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因此,纵观整幅作品,可以断定,这幅竹石图,是郑燮郑板桥创作的真迹,而且此画尺寸巨大和之前张肩的石竹图尺寸相当,可谓是非常罕见,可以说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
“好啊,不愧是板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