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这种地方,专访并不是倾向于八卦。
还是那句话,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发生变化,八卦的确市场广阔,但总有些人厌倦了那些撕逼,转而开始变得关注干货。
《评论》就是在做这样的事,里面确确实实就是在做一些专业性的评论,对于一些作者的采访,也向来是偏向于能够从他写的思路之类的进行访谈。
所以李阔一开始也没有打着娱乐的目的去:
以前李阔去参加的节目或者专访,就例如《背后人生》的那一次,他采用的还是偏向于娱乐化的描述,用各种段子穿插起那一次访谈。
那样的访谈,自然是娱乐化的,之后也证明效果还不错。
但这种访谈并非天下通用,至少,对于目前的《评论》来讲,如果李阔还是用那种路子,完全不适合。
《评论》,需要的最好还是一些力透纸背的东西。
……《评论》这是半月刊。
而李阔的专访安排在这个半月刊发布之前的5天,有5天的时间用来组稿,这时间很宽裕。
在《评论》安排给李阔专访之前,上一期的人物专访的最后面,还贴了个预告:
“下期访谈人物:新生代作家李阔,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