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一块遮羞布。
林子轩同样是这个圈子里的人,知道所谓的研讨会是个什么样子,但他没有故作清高的拒绝,而是选择参与进去。
既然在社会上讨生活,就不能自绝于圈子。
京城作协这么做是在给他捧场,他要是拒绝,就是不知好歹,以后在作协很难混的下去。
介绍完毕,有人请周天涯说说当年《顽主》发表前后的故事,他是怎么慧眼识珠,发现了《顽主》,并决定发表一位新人作家的。
谁都知道《顽主》发表后被批判成大毒草,认为是在抹黑社会。
敢于坚持发表出来,需要很大的勇气,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这是此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文学编辑对新人作家的扶持正是作协一贯的主张。
周天涯没有提及慕姗姗给他打电话的事情,只是说起《京城文学》需要改革,《顽主》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这篇形式新颖,京味十足,讽刺了不良的社会现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编辑部对《顽主》的争论相当激烈,认为这是痞子文学和地摊文学,不能刊登到正规的文学刊物上,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
在座的众人听着十年前的故事,那个时代已经相当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