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进行解释,说服总局的那些人。
这里面不仅仅是剧本的问题,还牵扯到你有没有让总局妥协和让步的能力。
在华国,或许只有大导演张艺谋才能拿到《活着》的拍摄许可证吧。
以姜文为例,就能了解其中的艰辛。
姜文刚回国就兴冲冲的准备筹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他不是张艺谋,不能说句话就会拉来大笔的投资,他想先尝试走正规的路子。
在京城,京城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故事片,是京城影视圈的老大,当初林子轩和冯小刚写了《大撒把》的剧本,就是托人把剧本送进了京影厂。
姜文怎么说也是华国的一线男演员,和京影厂的不少领导都认识。
他把《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提交了上去,人家一看这本子的年代背景和大概故事,就给退了回来,不拍这类电影,连修改的意见都没提。
姜文想要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来展现整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他的心太野了,也表现的太明显,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如果他只是写一个青春期的爱情故事,兴许还能先骗到投资。
主要是这时候的姜文还有点小骄傲,不想耍那些小花招,觉得该怎么来就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