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妹是个姑娘家,指着二弟一人是养活不了兄妹五个的,何况他们还身负巨债。索性一咬牙投了那侯府小姐,她小小年纪就能帮助素不相识的他们,一定是个心肠好的,跟着这样的主子未尝不是条明路。
沈薇到底是个现代的灵魂,不太能接受买卖人口这样的事,她提议不签卖身契,只签一份用工契约,他们为她做事,她付给工钱。被李大勇一口回绝了,能这样为他们着想的主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若干年后,事实证明李大勇的选择是对的,他也常为自己当年的选择而自豪。
和五张卖身契一起送来的还有临安镇上一间铺子的契约,沈薇就当着李家兄妹的面把那张八十两的借据给烧了。沈薇和李大勇谈了一会发现头脑灵活,很有做生意的天赋,就决定仍做绸缎生意,不过眼下缺少人手,李大勇的伤至少还得养上两三个月,那就等开春再说吧。
没有人觉察沈薇内心的焦躁,无他,唯银子而已。银子太少了,而要花银子的地方太多了。这么大的宅子老弱病残,为了安全起见得请几个护院吧?各个院子的洒扫,花木的打理,出门的车马,都得需要人手吧?这都得要银子啊!何况开春开铺子也需要资金。
看着李家是来了五人,可能干活的只有李小满和十四岁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