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老夏家就是兄弟打得冒烟儿了,也有福气啊。看见没?四个轮子的都快要让夏老头坐个遍了。”
乙接道:“闺女嫁得算不错了吧?孙女更牛气。”完竖起大拇指。
村儿里丙不屑:“那也是外姓人。将来生娃不姓夏。能生出姓夏的。嘿嘿……咱村儿里人厚道。要不然去武装部走一圈儿,都能使使劲让夏家出个蹲大狱的。”
一个年龄跟夏老头差不多岁数的老头接道:“狗娃子,你嘴巴留点德行。你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不是老村长照顾着,你能娶上媳妇?”
“我就,哎呀,真是羡慕不来啊。这不是都生闺女,我那闺女咋就只能地里刨食呢!老夏家除了嫁老李家那丫头,剩下的都嫁进了城啦!”
村儿里丁感慨了一句当代的流行口号:“要不都嘛,嫁猪嫁狗都要嫁个城镇户口!”
其他几人都附和地点点头表示认同。有拆狗娃子台的、一个跟夏老头在年轻时就不对付的接话:
“狗娃子,夏家在县武装部可有一个亲姑爷在。你要告得去别地儿告,不过人夏家马上就有个当团长的女婿、孙女婿了。去哪都白搭!以后啊,咱村儿风向得向夏家看齐喽,咱啊,都得喊夏老头叫夏老爷子喽!”完背着手走了。心里骂着,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