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编剧,编剧可以培养,但是明星却不是说有就有的,新加坡的国民既然喜欢香港电影,广播局这群人就准备搞个亚洲之星大赛,把选出来的俊男靓女捧成明星,然后再让这群人拍本土电影和电视剧,主要是电视剧,电影还可以押后,把新加坡民众拉回到电视机前。
可是香港电影业虽然火爆,电影供不应求,但是却没道理捧几个新加坡艺人,新加坡广播局就把邹文淮请来,想让对方考虑一下这件事,希望嘉禾能帮忙振兴新加坡本土电影,邀请嘉禾来新加坡拍电影,条件优惠。
邹文淮又不是台湾佬,新加坡这种地方比香港消费贵几倍,一个电影剧组来新加坡一两个月,生活方面的开支就要超出一大截,而且虽然什么尽可能提供场地,但是要求却是要让新加坡的艺人参与演出等等……
霍东峻听完张展伟的话,觉得邹文淮气度真是好,被这样一个货纠缠还能忍这么久,换成自己哪有心情开瓶红酒,早就闪人。
电影氛围不是靠一两个公司就能形成的,香港的电影氛围那是从四五十年代就开始的,至于邵一夫的无线能在香港做大,更不是张展伟说的那些问题,什么编剧,电视剧,明星之类,最主要的问题是邵一夫把当年邵家开电影厂的那套模式套用在电视台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