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霍东峻自己猜测的并没有错太多,越来越多的外资正在对着香港电影流口水,想要入场分食蛋糕,但是因为嘉禾,德宝,新艺城的存在,外资进场拍片却无法获得黄金档期,无法得到当红明星主演,所以在八八年,终于有人充当了外资和本港独立电影制片公司的“中间人”,将外资引入香港电影圈,香港电影迎来表面上所谓的“黄金年代”,到那时,哪怕是个小小的摄助,都能一日身兼三四组戏,到那时,只要你这部片的主演栏有当红明星,就有人掏钱投资你这部电影,不过表面的风光后,是德宝,新艺城等大公司的陨落,粗制滥造的小公司越来越多,连嘉禾这种大公司都暂避锋芒,主要转向海外市场,让出香港电影这块肉,留给一堆鬣狗蚕食。
由于外资中以台湾背景最多,所以后来称呼这段往事时,香港电影人会称之为,八大台佬散财香江。
当时台湾八大片商来香港投资,哪怕电影还未开拍,剧组都未组建,甚至剧本都不用睇下,只需要制片公司说一句我的电影里有某某主演,是武侠片或者枪战片,台湾佬当即就能先付上百万港币订下这部电影,等电影开拍仲会继续投钱进来。
最著名案例,王佳卫就是拿着一连串明星的主演栏和金庸授权证明跑去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