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把。商士功并不想当个夫子,而是想学商父给大人物做幕僚,当然,若是能得到某个大人物的赏识那就更好了。
李父就找人托关系帮他打听,光是托关系就花了不少银子出去。然而就在这时,朝廷颁布科举制,让商士功看到了机会。
商士功参加了科举,中了进士,名次却一般。一开始只是让他在家里等,却一直没有消息。还是李淑华多了个心眼,拿出嫁妆银子让他出去托关系,这才有人提醒他,要想捞到个一官半职,得花银子打点关系。
商士功并没有门路,好在商孙氏曾经在一个大户人家当做丫鬟,拿着银子觍着脸求上门,总算帮他弄到了一个七品县令。
七品官的俸禄很少,商士功又是个清官,家里花销全靠了李淑华。好在李淑华的嫁妆里有田庄和铺子,她又善于经营,不然商家的日子只会更苦。
李淑华怕商锦秀多想,得很保留很婉转。商锦秀却不是孩子,结合李淑华的话,自己也猜到了不少。
然而她此时不知道的是,李淑华虽然善于经营,可手中的田庄和铺子就那么多,进项也有限。商孙氏爱面子,看不起李淑华商户女的身份,总是觉得她配不上商士功,想要把她休掉。与此同时,商孙氏对吃的用的穿的还挑剔。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