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陆人有钱,买得起好东西……像这种珍本我一般是不让本地人看的,他们只会胡翻,却是不买的。”
林逸:“……”
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那店主却是把那本书拿了出来,轻轻地捧在手里,递给林逸的时候,还不忘提醒,“这本书5万台币,当然,如果你嫌麻烦,我们也可以收人民币的……人民币是多少来着,大约1万六百多。”
这番话反而弄得林逸不知道该不该接这本书了,万一自己翻看了不买,那不是很丢脸。
不得不说,这个台湾佬绝对是生意精,似乎吃准了林逸的心理,所以才会说这样的话。
管它呢,先看看再说。
林逸也就很笃定地把那本珍本《尝试集》接在手里,仔细翻看---
只见这本诗集中大多数都是初期的白话诗,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古诗是最传统的诗歌形式,可是随着五四运动,和西方文学的影响,民国时期那些知识分子们坐不住了,以散文的形式,开始了新诗歌的尝试,而胡适就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
也许他的这种诗歌还不完美,却贵在新鲜和真挚。
……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