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逸,五十岁瑰丽雄奇,六十岁达到苍深渊穆之境,八十岁后气质淳化,已入化境。冯碧池自幼沉潜诗画,日于丹青为伴,专心钻研。先是首从沈仲强长女沈厚韶女士学画于香港,专攻沈周山水。一九三八年从李凤公习花鸟人物、草虫竹石,无所不窥。抗战事起,入蜀,立雪于黄君璧大师之门,复学山水。烟云瀑布,类的白云堂之余绪。一九四四年由渝至滇,举行画展于昆明,所得画款捐与前线受伤官兵,热心可佩。一九四六年返港,时局粗定,重拾画笔。一九四八年拜张大千先生于大风堂,执弟子礼。”
“张大千虽行遍五洲,但香港却是他生活中重要的驿站之一,在港生活期间冯碧池常伴其左右。冯碧池的绘画作品具有大风堂神韵,所做《黄山图》、《竹菊图》、《荷花图》等颇得张大千嘉爱并题跋,香港媒体誉之为‘全才女画家’。”
“他们两人人生轨迹不尽相同,所以张大千的画风稳健,而冯碧池多变。但是因为两人都曾有一段时间与佛门接近,这在他们的生命以及绘画艺术中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所以,这就使他们在画道之中有意无意之间,总是会掺杂些清净洒脱的禅意。而冯碧池临摹恩师张大千的画之所以可以以假乱真,也正是因为在这一点上两者内心暗合。而刚才那幅画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