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旧书大亨 >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抛砖引玉
1976年到1982年,这个时期读了很多书,99%是垃圾,浪费了最好的读书年华。农村找一本书不容易,凡是带字的我都找来看。高尔基形容‘饥饿的人扑在馒头上’,远不足以表达我当时读书如饥似渴的程度。看过不少古今苦读典型,不过‘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我常常是‘通宵达旦’之后又‘夜以继日’,甚至连续三天三夜看书不合眼。那年代,**和鲁迅著作是唯一可以公开,而且容易看到的。毛著是被动学,跟着大人瞎哄哄,背了‘老三篇’和不少‘语录’;读鲁迅文章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好在早早混个脸熟。一些古怪的句子觉得好玩,‘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觉得写东西用了这词儿就特有水平。
    其它图解政治的文学书籍如《金光大道》《千重浪》《激战无名川》《冲锋在前》《虹南作战史》《新来的小石柱》《红樱歌》《三探红鱼洞》等等,都看过不下十几遍。
    1982到1992年。参加工作,第一次知道还有‘名著’一说。卢梭让我学会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读《忏悔录》,决心做个好人。
    《马丁-伊登》,叙述一个水手、打工仔通过个人奋斗成长为著名作家的经历。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况,只要不懈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