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结为“金兰”弟兄的契约,一开始便是“古有刘关张”如何如何,最后是他们自愿结为弟兄,并以手印画押。读罢,不禁感慨良多。
……
此刻,面对这本手抄《金刚经》,林逸脑海中则是一连串的疑问。这是谁抄的?为什么要抄?干嘛要抄《金刚经》?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逸对手抄本的认识还不是很够,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手抄《金刚经》都是很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首选!
别的不说,史载康熙皇帝一生共抄过两次《金刚经》,一次是他十五岁习字时抄写,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二年,当时其祖母孝庄太后身染重病,为了给孝庄太后祈福,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他又精心抄写一遍《金刚经》,而这部《金刚经》则展示了康熙高深的书*力。
除此之外,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以及嘉庆皇帝等,都有手抄过《金刚经》,可以说,从手抄《金刚经》来看,这乃是清皇子学习佛经的必备功课,也可看作是皇家教育之一面。
除了这些清代皇帝,再远一点的宋朝大学士苏轼苏东坡,他也手抄过《金刚经》,并且留下墨宝被人珍藏至今。
回过头来,为什么多人都喜欢用手抄写《金刚经》?原因很简单,《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