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个月的西餐,陆余舟已经要吐了,房东大姐虽然是中国人,但中餐做得不太行,炒个西红柿鸡蛋的程度。所以比赛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想回国吃帆姐做的饭了。
无奈还要参加音乐会,这种音乐会是个出名的好机会,因为会有很多业界大佬或者音乐学院的大师来听,还会有媒体报道。音乐会上的演出不跟成绩挂钩,有很多排名不高但是因为最终演出优秀而获得业界赞誉的参赛者。
所以艺术永远不以一时名次论英雄。
陆余舟除了自己的演出,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他要演奏吴也的那首参赛作品。作曲组的参赛作品可以自己指定演奏者,多数人会恳请钢琴老师甚至大师来演奏,总之演奏者名气越高水平越高,作品才越有价值。
吴也却只认定陆余舟,他不在意结果如何,他只想让自己写的音符从他指尖流出。
没想到,意外获得了好评。
不知道是不是作品跟演奏者契合度高,合在一起产生了非常美妙的化学反应,原本不算最出彩的一首钢琴曲,现场效果却意外的好。
就像曾经的那些大师们演奏自己独有风格的音乐作品那样合适,演奏者跟曲子互相成就。
这两位来自中国的少年被在场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