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出的果酒来看,并不一定果子好做出来的酒就好,比如那多子果,有一坛原本果子味道一般,酸味儿并不低,但籽儿去得干净,发酵时间长,开封出来效果极好,基本尝不到酸味儿。如果坛坛都这样。就可以立刻上市卖钱了。
大家商量半天,有人提出兴许适当的酸度更有利于果酒发酵。只是如此才算适当,这个就需要大家不停的做试验验证了。
为了配合他们,云舒给家里送信,让老爹组织人手把酸味儿最重的果子挑几框给送来,以便供师傅们试验调节酸度。当然糖类也不能少,蔗糖、麦芽糖、冰糖,反正这里能找到的糖类,不论颜色味道、价钱高低,一律招来给师傅们做试验。
云舒几人刚出酒坊门,正好遇见一辆载着满满一车坛子的牛车过来,杜叔立刻迎上去,跟随车的年轻人交谈一番,并打开那些坛坛罐罐闻闻嗅嗅,点点头后让牛车从侧门进了酒坊。
杜叔回来,乐呵呵道:“小姐,这一批是从附近乡镇收来的白酒,按您说的,不论品种大小,只要是自酿的,一律收回来试试,呵呵,今天收来这么多,里面一定有适用的。”
云舒点头:“是啊,杜叔,我们时间不多,钱不是问题,你要什么材料尽管买,明天我回家一趟,再取两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