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面叫卖,买卖的计价是按个数算,大的三文一个,小的一文一个,卖到最后就成了一文三个。
云舒觉得这样计价虽简单方便,可果子个头儿大小不一,份量不一,这样计价只有最开始的几个能卖出好价钱。越到后面越不值钱,特别是同时有几个人买,同样的价钱拿到的果子大小不一,人家就很不满意,嘀嘀咕咕念叨半天或者就趁机压价。
因此。云舒在吃亏几次后,一咬牙一跺脚。花了两百文买了一杆精致的杆秤。两百文啊!能买四五十斤大米,相当于一般人家一个月的口粮了!古代杆秤真贵。难怪村人都习惯用斗升做计量,杆秤这玩意儿一般人还真用不起。
另外,云舒看老爹挑着担子累得满头大汗,实在心疼。自家院子离进城的大道不远,那大道由坚硬的长条石铺成,有两三米宽,因常年过车过人,条石的棱角已被磨得光滑圆润,行车过路都很方便。因此在云舒的强烈要求下,老爹又花了几百文定做了一辆板车,平时个几百斤也还轻巧,太重了就让毛驴小黑来帮忙。
父女二人进城后现在城门口休息片刻,顺便看看行情,今天来三个大框,多子果平平一筐、福寿果冒尖儿一筐、黄金果只有半框。他们刚停下,便有顽童凑过来看热闹,云舒也不吝啬,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