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之后,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竟然一个错改的字都没有。
且整个行文,不论是立意,还是格式,都完全符合正府材料的要求。
但是周爱佳看完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得改。
不是说她写的不好。
问题就是写的太好了。
如果她是杜娟娟那样的,老笔杆子的话,或者她有杜娟娟那样的身份,天然的就能接触到上层,更多的信息的话。
那么这篇稿子交出去,那绝对是可以当做标杆性的文稿,被采用。
只要稍稍改改抬头,拿去给市长,当大会发言稿,那都是够资格的。
可问题就在于,写这样成熟,老道,完善又周全的材料的人,是自己。
她在别人眼里,是个什么形象?
一个甫出校门的,还青葱水嫩的大学生。
一个23岁,全无经历过人情世故,被父母娇宠在掌心的娇娇女!
试问这样一个,全无半点阅历,甚至很多这个年纪的女孩,还处在天真到有点无知的阶段的她。
如何能写得出,这样一篇,完全领先了体制内大多数人的意识的材料?
便是她爸爸来写,怕是也还没有这么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