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排水量介于十万吨级航母和五万吨级航母之间的次大型航母,攒足了经验再慢慢建造更大的航母。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想法是很贴合当时的国内外情况环境的,毕竟缺乏建造大型航母的经验。
但是,没有人比李路更有前瞻性。
大型核动力航母和其他战斗舰艇不一样,建造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未来至少三十年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基于满足当时的作战需求。
在他看来,与其花费更多的钱去建造一款带有试验性质的七八万吨航母,不如一次性到位建造十万吨级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因为他非常清楚,以当时几乎整个继承了尼古拉斯耶夫黑海造船厂技术储备、工程机械、技术人员、资深工人的红色造船厂的实力来看,是完全能够直接上马大型核动力航母的。
直接上马大型核动力航母就可以节省掉建造七八万吨航母试验的这一大笔钱。
基于这个考虑,李路当时是动用了很大的关系,曾经在一天之内觐见、约谈各方大佬,以一己之力把占据了上风的试验派给盖下去,促成了汉武帝级的诞生。
红色造船厂没有辜负他的期望,首舰汉武帝号服役之后,海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根据模拟系统的估算,在配备同等护航舰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