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10倍以上。围绕着它们旋转的行星少的有7颗,而多的居然有42颗,就像现在先锋号飞往目的地的那个小型星系,它的“太阳”比太阳系的太阳稍大些,体积大约是人们熟悉的太阳1.77倍,质量却只有1.1倍。
围绕这颗“太阳”旋转的行星有11颗,大小各不相等,按照飞船智脑和苏丽的计算。这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因为它们和“太阳”所在的距离。包括“太阳”的辐射和光照,还有公转加上自转的各种数据可以得出,这些行星不是过于炎热,就是极度冰冷,在这种情况下有机生命是无生存条件的。
当然,在科学界曾经有个说法。宇宙中除了有机生命外还可能存在无机生命,甚至按照生命起源来推算,有机生命是由无机生命进化而来,那么单独的无机生命在特殊条件下形成另一种生命,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硅基生命同样是有可能存在在现实之中。
这个说法自1891年由波茨坦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儒略申纳尔(julius sheiner)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就探讨了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提出开始。在之后的1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和假设,甚至在许多科幻中大胆描写了这种生命的存在姿态。
但是,苏逸辰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