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离开杭州的第四日皇世子满月,皇帝大赦天下,并赏了两名宫女给大皇子做了侧妃。
杭州知府换成了李秋萍的父亲李临江;于允文调去宫里做了四品的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宋羿去了南粤府;王嗣同升迁的速度最快,调兵部封了正三品的侍郎。
秦观接了陈正献父亲的位置做了御史中丞。
秦太师和林侍郞闹翻了脸。当他再次建议皇帝立赵渠为太子时,林侍郎当堂反对。
还有一个奇怪的封命,她的爹爹郭俭封了正四品的江都军承宣使。
承宣使是个虚职,在军中担任职务,却无职守。
郭思谨在地图上找到江都府,结合其它信息,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朝廷在为打仗做准备,战事一起,就会放弃淮水防线,把重点放在长江。
为什么这样呢?
为什么把她爹爹一介文人调到那个极为重要关隘上去?
为什么要在南粤府造那么多的大船?主战场若是放在长江,那么多的船应该摆不下的吧?
难不成要出海?
时光在奔波和思考中流逝。
腊月初八,晴。
南方的冬天,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寒冷,却也一样是寒风凛冽。
郭俭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