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法眼看到于允文的神情,就知道这事成了。没再多说别的,领着他就出了普安王府。
“以后有什么打算?”
“继续在茶楼里,等三年后的科考。”
于允文想的是,大皇子能用他最好。即使不用他,京城里的机会多,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没有多少的时间再去蹉跎。于是又说:“小民觉得学问需要交流,不能埋头苦读,茶楼里也有八九个同期不准备回乡。”
“家中的两个犬子需要请位先生,你考虑吗?现在已经有三位先生了,我想的是,不同的老师,教的东西不一样,能开阔他们的思想。一天最多一个时辰。住不住府里,你自己决定。至于工钱,杭州城的私家先生每月是五两银子,你跟另外三位先生一样,每月十两。”
竟有这等好事。于允文立即躬身揖了个礼,“多谢刘大人厚爱,小民愿意。”
这个人的前途不可限量。相识于微时的关系,比较牢固。想到他会是自己的人,刘法眼就十分开心,又指点他:
“西市的小院子,一月租金二两银子,你可以考虑把家眷也带过来。那边热闹,家里人若是身体好,可以摆摊做个小生意。日子过得充实,又赚钱。”
于允文未置可否。而是说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