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好几日没出门,正想出去转转,你告诉我他家在哪里。”
王知府看到于允文,原想多跟他搭两句话,但碍于刘法眼在旁边,只得做罢。直接让人领了他去东牢。
这次跟上次的待遇不一样,牢头直接把牢门打开了。
于允文进去后,对牢头说:“没我的吩咐,别让人靠近,我要跟陈兄单独聊。”
看来是成了。布衣的于允文,此时在陈正献眼里是金光闪闪,佛光普照。他按压着内心的激动,疑惑又满怀期盼的望着他。
于允文在他面前坐了,直奔正题的小声问:“你读书是为什么?”
关于这个俗套的问题,在茶楼的聚会厅不至一次的讨论过,陈正献回答的和当时相差无几:“竭尽忠贞,报效国家。收复河山,名留青史。”
于允文低声说:“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不缺武将、不缺文臣,缺的是安插在对方内部的得力暗人。无论朝堂还是江湖,肯定有不少人埋在金国,但他们多是普通人,做个小虾小将而已。接触上层的机会少,即使有汉人混进了上层,也会被他们所猜疑,不敢委以大任。”
被皇帝钦点为状元的,不仅仅只是文才好。仪表、长相、口才、反应能力、学术观点是否合考官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