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是进翰林院的唯一途径。你当他是王嗣同啊,考不考都无所谓,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一样过得逍遥快活。”
李秋萍的话令郭思谨心中一亮。她笑呵呵地说:“现在王嗣同是正六品的朝奉郎。中了状元,能不能入翰林院还不一定,既使入翰林做了修撰,也就是从六品。
是否有更大的造化,一要看他自身的实力,二要看朝中是否有人愿意提携他。在京城里,三年一考核,三年才有一次升迁的机会,还不一定能升职。但在军队里,立了功就有嘉奖,何况南岸正是用人之际。”
李秋萍若有所思地问:“娘娘什么意思?让他参军?他都二十八岁了,还是个书生,练武有些晚了吧?去参军能做什么?”
“王嗣同也是个书生,参军不一定是要亲自上阵打仗的,军队里有学问会写字的人少,去做个文书,帮大人们整理代写来往信件,接待客人端茶倒水什么的,他若真是有才能,就有机会露头。”
“有道理。”李秋萍点点头说:“我回去就告诉他,等他伤养好了,就让他去参军。我再给王嗣同写封信,把吴允文推荐给他。”
三月二十一日,微阴。经过三场会试以及殿试,三年一次的科考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发榜了,前三甲新田书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