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秦奸臣有关的人,以后是个麻烦。还不一年,就要因她动摇了。
赵瑗什么道理不懂?在朝政方面,若说郭思谨了解的东西是一小滴水,那他了解的就是在一大缸水。
但他从不去想秦太师的初衷是什么,更不去想他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满心的仇恨着他,想着寻着机会灭他全家,来报恩师之仇。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多年的恩师冤死在别人手里,此仇不报,怎么有脸称恩师的徒弟,百年之后,怎么有脸面去面对恩师。
五年以来,从没人在赵瑗面前,替秦太师开脱过,就连宋羿提到秦太师,也是跟着赵瑗一起骂那个该死的奸人如何。
赵瑗一直以为,无论听到谁站在秦奸臣的立场说话,自己动不了的人,以后就把他等同于秦奸臣在心里仇恨;自己能动得了的人,立马拖出去杖毙。
此时听到郭思谨的话,却比自己想像中的,要心平气和的多。
能接受,不代表喜欢听这些。赵瑗想对她说,最早收留那家人的二儿子,可能还活着,邻居替他们收尸时,没见到他的尸身。又担心说出来后,她会心心念念的的记挂着这事,万一找不到,又要失望。
思索了半天后,赵瑗终于找到了一个,不太突兀又能把话题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