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对劲,好像有事在发生着,可他又看不出来究竟哪里不对劲,看不出来有什么事。
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来。
算了,不想了。
世子来这趟,还是有收获的,能把慕容然请出来,说明慕容然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了,那接下来,事情可就好办了。
就是有点想不通,两个人胡说一通,就能成朋友?
很多人看事情,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不知道的这简单的背后,别人花了多少的心思。
为了能和慕容然拉近距离,赵瑗特意去翰林院找了秦观,向秦观打听了慕容然性格,喜好,学术观点等等。
对于赵瑗这个曾给予他极大帮助的恩人,秦观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反正这对于老师来说,又不是什么坏事。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赵瑗看似随便的话题,其实都是挑了慕容然感兴趣的。他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与慕容然近似而又不同。通过探讨后,又巧妙的认可慕容然的观点更胜一畴。
人生难得一知已,又是一个博学多才,认可自己的知已。
慕容然直后悔前两次的态度太冷漠,以至于浪费了大好的时光,没能和赵瑗早点论道。
如此种种,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