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得奖吗?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圆梦,好不容易成为有声誉的年轻导演了,要发出自己刚接触导演专业时写的青涩剧本,来拍一个很有可能只有自己喜欢的故事?
陆鸣思考了很久,在某天晚上,躺在酒店床上,想象着远方海浪扑在沙滩上、浪花被击碎的声音。
陆鸣的心里渐渐明朗起来:就像当初罗兴国教授执着于一部属于自己的动画片一样,他也执着于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这部电影从剧本到选角,再到最终拍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的是他陆鸣自己的电影理念,是他现阶段对于电影艺术解读的最佳诠释,他必须得把这部电影拍出来。
市场评价如何,都不影响他要拍这部电影。
《母星》上映前,他会担心市场反应,担心票房,但《海之子》他不会。就是最后这部电影没法上映,他也要自掏腰包完成电影拍摄,这对他的职业生涯来说是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他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电影作为他的终身事业——电影给了他表达的空间,表达他对生活的最高看法。
陆鸣参加春晚排练前,他又看姜凝演了一遍电影的一个关键场面,这次姜凝的演技过关了。
“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