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气承认:这不是我想说的。
陆鸣的原生家庭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但这不是他现阶段真正想借助电影来表达的内容,他会选择这个话题只是因为“亲子关系”是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陆鸣知道要如何把握这个话题的戏剧冲突,对此有一些冲突,这个题材又特别适合套用他学过的一些戏剧理论,他有信心自己可以通过技巧的实践和一些场景的调度,来赢得观众的青睐。
陆鸣选择了这个话题,是因为他有把握拍好这个题材的电影,无论是将它作为毕业作品,还是用这个冲突作为主线来拯救一部烂片,他这么做了都是因为他觉得这在他能力范围之内。
可这不是陆鸣选择当一个导演的初衷。陆鸣23岁抛弃了小有成就的演员身份,转身去国外留学,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他自己也说不清,有一个原因可能被一些营销号说中了,他确实想暂时从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中逃离,他不想再作为话题的中心人物了。
而在正式学习电影专业以后,陆鸣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当一个导演,一部一部地拍电影,这是不是就是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终身,直到老去的事业?自己究竟是愿意当一个导演,还是觉得当一个功成名就的导演的感觉不错,所以来试试看自己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