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虽然同是圣皇的孙辈,但只有殷友仁的子女可以作为直系皇族享受各项优待,而殷友伦和殷友儒的子女就“暂时”只能享受旁系皇族的待遇,只有当他们最终得到继承大宝的机会登基,殷梓珩等第三代才有机会成为直系皇族。
虽说同为第三代皇族,在生活待遇方面已经差了一截,这皇室封号也是一样。殷梓琦有宁安公主的封号,所以在外人面前就是“殿下”。
而殷梓珩只是亲王世子,从理论上来说,只有殷友儒去世之后,他才有可能继承父亲的王爵,降等获封郡王,而他的后代依然要降等封公爵,直至降到伯爵便不再降了。
从东皇帝国时期,亲王、郡王、国公、公爵、侯爵,这五等爵位就属于贵族,而伯爵以下的封爵只能称为“荣衔”,虽然皇族伯爵可以世袭,但基本上就是个好听一点的头衔,这么多年以来,东华国内姓殷的伯爵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家了。他们这些远支皇族平时就和平民是一样的。
虽然已殷梓珩为首的这个“贵公子小团伙”,平时也都会对于殷梓珩和殷梓琦同为圣皇陛下第三代,却在身份待遇上有如此大的差别,难免有抱怨和牢骚。但真正见到殷梓琦之后,陈少铨是不敢有半分造次的。
而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