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寒决定使用代入法,如果自己是那个方丈,面对这十二块地方,应该怎么选?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样不行,虽然从自己四人的角度来看,这十二块石板后面都有概率是藏宝洞的所在,但实际上,对于当时那位方丈来说,这十二块地方不可能每处都有天然洞穴。也许对当时的他来说,只有一处最适合藏宝的地方,所以代入法在这里是不能用的。可那又该怎么推断出唯一正确的藏宝处来呢?
江寒开始回想雷音洞的由来,当然,这段由来是他从洞外的介绍铜牌上看来的:隋大业年中(公元六零五到六一七年),法师静琬住在幽州(今河北北部)智泉寺,鉴于北周、北齐都在搞灭佛运动,害怕佛法在如此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湮灭,就想把所有的佛经都刻在石头上(不易毁灭),以备佛法湮灭后后人有可以学习的地方。遂于隋大业元年(公元六零五年)来到白带山(石经山古名)山麓,率领弟子把天然的石洞磨平,将一百四十六块石刻佛经镶嵌于四壁,此洞就是第五洞雷音洞(又称华严堂、石经堂)。还有另外“涅槃”、“般若”、“宝积”等洞室,分别对应现在的的一号到九号洞。
这里面的重点是这样一句话:“率领弟子把天然的石洞磨平,将一百四十六块石刻佛经镶嵌于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