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唔。”
“先生说你也可以去试一下,为什么不去?”
“这一次二哥考,下次我再考。”
“如果这一次方南考不上,你是不是就不去考了!”这不是一个问句,而是一个肯定句。“你就这样怕方南考不上,而自己考上了?”
“上学的机会我已经拿了,活,都是哥在做。”声音很沉重。
“所以如果两人一起去考,你考上了,方南没考上的话。你不知用什么态度过面对他?”
“唔。”
“现在他考上了,那还有问题吗?”
。。。。。。
“你不会在想,如果自己考上了,以后还中举人的话一样不知怎样面对吧?”
还是没有出声。
“我是你,我就不会想这么多了,自己上了,那家里最少多一分倚靠,有什么事你还会掉下兄弟吗?”
“我不会的。”
“那不就成了吗?方南不读,而给你去读,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你成绩好,能考中的机会没有你那么高,所以才让你去的,你考上了,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将来最大的倚靠,你想想,他的成绩不中,然后回来种田,但是却浪费家里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