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尤良顺在这关头较劲,闹得节外生枝,不说本来就理亏,而且如果做得过于出格的话,对接下来的上位也是有害无益,可偏偏评议督查组是他一手整合起来的,作为升迁的砝码,如果就此夭折,声望受挫是小,今后的仕途也将遭受波折。
左右为难,诸克俭一时间难以抉择是进是退,当余光瞄到正自顾啜茶的陈潇时,忽的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尤局长说得在理啊,要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的再发生,还是得对症入药。”
诸克俭咳嗽了声,不动声色地带过尴尬的氛围,道:“这次评议督查组的事故,说起来,我也是难辞其咎,没有多投入精力管理好督查成员的行为守则,以至于埋下隐患……”
众人纷纷一愣,暗忖这省政斧里出了名的“事后诸葛亮”莫非要低头退步?
要知道,诸克俭虽然能力不强,却将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上头的风向往哪边吹、多少风力,往往洞察得精细无比,以便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一旦有利可图,绝对会削尖了脑袋凑进去。
反之,如果势头不对,掉头的速度比谁都快!
这类善于投机取巧的官吏,虽然人缘颇差,可胜在能够小心驶得万年船,以至于久而久之,诸克俭在省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