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这么说,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并不答他。当年便是对丈夫知根知底,她方没有对未来有太多的彷徨。可是阿竹不同,阿竹没有个青梅竹马,而且也不知道她小人家的为何有时候想法与众不同,柳氏作为母亲,自然要为了女儿的未来多考虑了。
严祈文怕她辛苦,安慰道:“放心,咱们阿竹今年才十四岁,我可是要留她到十七岁再出阁的,还有两三年时间挑选呢。”为了安她的心,又道:“去年舅兄便开始托关系走门路,他的政绩也不错,年底估计能调回京城,届时大舅兄一家都回京,咱们便带阿竹和长槿去大舅兄那儿做做客,也可以考查看看柳昶那孩子。”
柳氏听罢自是不胜喜悦,虽然早就从大嫂来信中隐晦提过这事,但丈夫如此明确说出来,还是教她高兴的。
柳氏笑道:“柳昶那孩子也不知道如何了,先看看罢。而且明年阿竹及笄时便会有媒人上门了,以咱们府的门第,还有夫君现在的地位,上门求娶的媒人应该会很多。现在开始准备,也算是有备无患。而且也可以为兰丫头和菊丫头择选一翻,咱们阿竹和姐妹们好,想来也不乐意看姐妹们嫁得不好,不过一起看罢了。”
听她这么一说,严祈文微微皱起,说道:“虽说长辈做的事情与孩子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