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
现在秀女虽然入了宫中,但弘策也很少去碰,在女色上更淡了些。众人自然拿着弘策和胤禛作一番比较。更是觉得这对父子在女色上面很是相似,心思更多的是扑在政事上。
皇帝勤政自然是大清百姓之福。弘策当了皇帝之后,对政事投入了十分的热枕,一开始虽然事情有些繁杂,难题也多,一些大臣们自然也有倚老卖老,暗里给新帝出难题的。但他们也太小瞧了弘策了。毕竟活了两世,上一世贤王,这一世又监国,弘策可以说是经验丰富,得心应手。
皇帝和朝臣虽然是君和臣的关系。但当皇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朝臣这么多,才学、计谋、心计等等都并不差,君强则臣弱,臣强而君弱,面对这么多的朝臣,除了爱国之外,大家都有自己的私心,所以皇帝和朝臣之间也是斗志斗勇的。
虽然这三年来,弘策觉得自己已经适应了,但每天要应付着朝臣,萝卜加大棒政策,捧这个打压那个,或者把平衡术熟练的运用起来。
治国之道并不只是仁和就可以的,该狠厉的狠厉,该果断的时候果断,一味的仁和只会让臣子觉得皇帝弱了。康熙主仁政,施仁德,晚年治国手段过于仁和,胤禛则少了仁,更多的是铁血暴力解决,再加上抄家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