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未雨绸缪罢了,毕竟从长远的打算来看,入不敷出对一个国库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
所以去年年底,胤禛向康熙提出缩减开支,却不想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康熙也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大清只会越来越好,于是对胤禛提出的缩减开支也驳了回来了。到了晚年,康熙整个人越发的宽仁了,对于大臣们、蒙古王公候爵的打赏更是大方的很。
要知道国库不止养着整个爱新觉罗氏,后宫妃嫔、一众的奴才、文武群臣,命妇、军队等等,这些人都是有奉禄或者例钱的,全都靠着国库发放的。
当然每年上缴国库的也不少,正常来讲,养这一群人是绰绰有余的,只是看这一群人怎么花。有人若是从中中饱私囊了,奢侈浪费了,那就是再多也不够花,何况整个大清最奢侈的地方就就是皇宫,再就是王侯权贵朝臣。
管理一个国家谈何容易,管理一个国家的财政更是难上加难,这里面可是牵扯了广大人的利益,复杂的很,怎么都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胤禛为了国家着想,自是触到了大多人的利益了,人缘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德妃被康熙关了好几个月了,却也没有人在康熙面前提起德妃,一方便是康熙因太子的关系心情不好,二是那些女人才不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