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生产。
蒸汽机的使用,使大顺帝国丰富的煤铁矿藏有了价值,很快,煤炭和钢铁工业成了大顺帝国近代工业的支柱。在采煤业中,除已采用蒸汽抽水机外,还发明了凿井机、安全灯、曳运机,使煤炭产量成倍增长。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要求革新交通工具,以便迅速运输它所生产的大量产品,供应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从1686到1692年,基本形成了全国水路运输网。1693年大顺帝国的第一位科学家杨伟建发明了汽船,开始在内河和沿海使用。1694年,第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大顺帝国的海上交通出现了新面貌。
陆路交通工具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1687年用铁轨代替木轨,用于运输煤炭。1689年京城最早架设铁桥。1690年,大顺帝国的第一位科学家杨伟建再次造成了第一台可供实用的蒸汽机车。1695年大顺帝国投巨资建设了一条从京城到达杭州的第一条铁路,与京杭大运河几乎并行。1699年在京城到莫斯科的铁路线上正式使用蒸汽机车。到1700年,大顺的主要铁路干线已经基本建成,铁路里程从32126公里增至315689公里。
当然,工业革命的进程耗时极长,在工业革命的同时并不妨碍洪天啸继续对外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