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梅钢在东华的根基之深,对淮海湾经济的促进之强,沈淮的强势远不止于他的嚣张跋扈。
又是一年入冬时节,今年大的经济数据差不多都已经能估算出来,东华市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即使不能突破千亿,差距也只剩微毫。
除了在经济规模上整体超越徐城不说,在全国那么多的地级市里,也跻身全国前十,很难想象六年前的东华还是一个发展滞后、在全国地级市仅处于中下流水平的地方。
只是东华的经济发展又是极不平衡的,总占地面积不到东华市十分之一的梅溪-新浦产业带,就集中了东华逾六成的国民生产总值。
东华今年的财税总数将有可能突破一百一十亿,但梅溪-新浦产业区直接辐射到的唐闸、霞浦两地财税相加就超过八十亿,西城跟新津两地发展较好,两地财税相加也不到二十亿,
东华这几年来的外商独资、合资项目激增,达到一千家之多,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数量,都恰好占到全省外商独资、合资项目总数的一半;而东华这一千家外商独资、合资项目,有八成都集中在梅溪-新浦产业区域内。
外商独资、合资项目有五年的税费减免期,故而梅溪-新浦产业带的财税优势跟潜力还没有充分的发展出来——特别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