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这两家企业一把手这两年内相继落入法网的结果。
这两家企业没有什么优势资源注入新成立的东江地产;而其他省属企业将在建的十九个房产项目剥离出来,更是出于借机甩包袱的念头。
最终除了逾五十万平方米面积的在建项目、二十亿的债务之外,东江地产集团得到最为核心、也最为叫人头痛的资源,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近两千人员工队伍。
收权从来都非易事,改制重组自然要先擦屁股。
就算将置入的在建项目花力气建成、成功售出,也填不了二十亿的债务所形成亏空,东江地产从组建之际帐面净资产就是负数。
不过好在以建设银行为主,四大国商行与业信银行、徐城城市商业银行,都对拥有近七成省属企业旧厂土地置换开发权的东江地产未来成长有着很强的信心,愿意为东江地产主导的省企外迁、土地置换、项目续建、地产开发等业务总共提供二十亿的授信,也是表现出省金融体系近年来对省国资企业以往所没有的支持力度。
沈淮、周伟民也将东江地产成长的第一炮押在花溪市场二期工程建设上。
省纺织集团的印染厂关停后,土地无偿划拨给东江地产使用,但印染厂占地面积仅一百三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