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成为当时负责推动渚南炼化新厂建设的中坚人物,这个选择现在看来是无比正确,也是极其成功的。
当时随同黎文曾离开的,还有几个在技术及企业管理上有专长的中层,他们当时纯粹是舍不得放弃好不容易在体系内爬上来的位子,对比机关,可能要算正科甚至副处,但在调回党政机关之后,发展没有一个能如人意的。
徐城市的党政机关,早就人满为患,甚至几个萝卜守着一个坑。
不要说从国营厂调回的中层干部,就是从军队退役的营级、团级军官,要没有过硬的关系,进党政机关也只能从底层做起。
从国营厂回到机关,这时候还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年龄上失去优势不说,而此前在技术及企业管理成长起来的能力跟经验,也不能叫他们在机关里避免碰壁,甚至还会因此受到额外的孤立跟排挤。
魏风华这些人选择留下来,个人收入远高往昔只是一方面,与国际炼化企业合作,视野及能力都有所开拓,更为重要一些。
而作为徐城市石化产业领域内最重要的企业负责人,魏风华等人的社会地位相比较以前都有极大的提升,也算是真正跻身上层社会。
不过,在看待新浦炼化项目时,魏风华又显得有些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