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这几年甚至今年十年、二十年,都会特别的突出;只要淮海湾经济崛起,徐城在工业总规模上被东华超越,其实就有一种大势所趋的意味——淮海融投成立之后,省里推动重化领域的省属国企,沿淮海湾港口地区进行新的发展布局,也是顺势而为;省钢集团还是要算先走出这一步。
虽然省钢这几年被梅钢压制,但范文智、梁荣俊作为赵系的干将地位没有被削弱,也是跟他们当初推动的决策跟眼光有直接的关系。
省钢要是迟迟拖延着不从之前的一亩三分地里走出来,说不定今年就会沦为跟渚江造船厂一样的命运,就算不被梅钢整并,经营上也会极其艰难。
未来国内除了继续发展重化工业外,产业结构上,高端制造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到这一步,徐城就将具有后发优势。
同时,徐城是国内东线路网最重要的枢纽之一,多条重要铁路、高速公路,都从徐城通过,使得徐城在物流体系上的地位,并不比东华弱。而在城市、人口及商业发展规模上,徐城也都有着比东华更显著的优势——只是这些优势,暂时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而已。
而说到经济上的辐射,徐城的发展建设能呈平台式的崛起,对周边沂城、淮西、河阳等广阔地区,则有着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