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百多员工。即使放在东华市,渚江建设也要算一家颇有规模的建筑企业。
不过渚江建设成立的时间有些短,招募来的工程管理人员与下面的施工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磨合。这时候能一些风险不大、且具有一定规模、利润能有保证的工程来接,对渚江建设的发展意义极为重要。
不过,沈淮再怎么扶扶渚江建设,首先也需要朱立以及同为大股东的褚宜良、杨海鹏有相当的远见、不那么急功近利才成。
抛开私人上的情感纠葛,朱立不得不承认,沈淮是一个极有干事能力,又有干事魄力的人。
能干事的能力及敢干事的魄力以及一系列的工作成绩摆在眼前,所带来的就是个人的魅力跟声望。也许当初在沈淮的建议下,成立渚江建设,有部分原因是迫于无奈现实,没有更多的选择,此时朱立也清醒的知道他愿意在沈淮的羽翼下干事业。
沈淮、朱立他们这边正喝酒说着话,有五六个青年骑着自行车往这边过来。
餐馆老板孙胡子看到这些青年,跳似的赶过来跟沈淮他们打招呼:“对不起,这外面不让摆桌子。我让人把你们这桌移里面去,等会儿再补你们两斤酒,真对不起……”
孙亚琳在吃得欢畅,就这么给打断颇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