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的需求了……”
“十二栋楼共有六百四十八套住宅,扣除已经参与集资建房的五百八十余户人家外,还能余六十来套住宅,”杨海鹏说道,“朱立跟我们算过细帐了,建造、税费,加上要支付给钢厂的土地费,最终的集资款两千七百来万,差不多能抵消掉这些成本,剩下来的六十来套住宅就是工程利润。不过照你这么说,这工程利润要折现,还需要消化些时间……”
沈淮摇了摇头,说道:“渚江建设现在发展,更需要资金。镇置业公司会把多余的住宅折成土地款,交给钢厂;渚江建设该得的工程款项,镇置业公司都会及时支付现钱……”
镇置业公司作为集资房项目的组织者,除了少许的管理费用外,不会从中抽取利润。钢厂前期提供建房用地,这本身就是钢厂的资产,自然折成土地款收回去。
就渚江建设而言,整个项目核算下来,最后差不多能有近三百万的工程利润,也算是相当的丰厚,不过这些利润都压在多建出来的六十多套房子上。
这年头,农村人口要在镇区或进城买房,受到“农转非”的户口限制,梅溪镇每年也就十几二十来个“农转非”的名额。城镇职工解决住宅,主要还是依赖于单位的福利分房制度,单位效益差的,职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