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还将在梅溪钢铁厂的东侧,建一条便道连接货运码头,这条便道也将主要建在你们的地盘上……”
江岸是资源,但没有人要,摆那里也生不了钱。
听沈淮说他要在鹤塘镇拿地建码头,袁宏军疑惑的问:“梅溪钢铁厂的原材料及钢材进出要走河运,码头建在梅溪河不就够了吗?”
梅溪河是渚江下游的主要支流之一,特别到梅溪镇之后,航道既深且阔,千吨级甚至三五千吨的货轮从河口驶进来,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要是梅溪钢铁厂的发展目标,就限制年产一百万吨钢以下,货运码头自然应该是就近建在梅溪河东岸;这样也能保证肥水也不流外人田,梅溪钢铁厂所产生及衍生的税费,都能尽可能归梅溪镇所有。
不过,在沈淮的心目,三五千吨承重的货轮,远远不能满足梅溪钢铁厂未来的发展需求。
当然,沈淮也不会把他所期望的梅溪钢铁厂的目标说给袁宏军听。不要说袁宏军了,就是何清社、褚强,大概也无法想象他有把梅溪钢铁厂做成数百万吨级甚至千万吨级钢企的决心。
面对袁宏军的疑问,沈淮只是笑笑,说道:“在梅溪河东岸建货运码头,再跟钢厂接上,会限制梅溪镇区往南发展,在规划上有冲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