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只能像沈淮所说的那样,就是由钢铁厂或者镇上拿一笔资金垫进来,先让施工队进场,把房子先盖起来,集资的工作可以慢慢的去做。
何清社、李锋都知道沈淮在接替杜建之后,会加快梅溪镇的建设速度,但也没有想到他的速度慨念还是要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料。
不过想想也是,梅溪镇落后太多了,不加快追赶不行。虽然这里面很大因素是前党委书记杜建造成的,何清社、李锋也觉得他们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心有惭愧。
“镇上的干部能不能参加集资建房?”黄新良问道。
“可以,”沈淮说道,“虽说第一批启动的集资房项目,我是打算以钢厂职工为主,这个打算也是考虑到钢厂职工好组织、好动员,有利于项目快速启动,但也不会局限于钢厂职工,”又侧过头来问朱立,“要是照城区住宅的标准,钢厂那块地能建六七百套住宅了吧?”
“好像以前有过一套方案;六七百套住宅还不止……”朱立凭着依稀的印象说道。
“之前那个方案我看过,要改,要提高,”沈淮说道,“唐闸区的市政管道一时间不能接过河来,不过集资房项目可依托钢厂的公用部门,建设完善的管网,所以这次的集资房项目,我的要求比城区的住宅标准